随着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强调了“双碳目标”,针对碳达峰行动的推进以及针对碳中和目标的规划可以说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伴随着“双碳”行动号角的再次吹响,曾经的问题又再一次被提及——“怎么控碳”以及“
科技日报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刘霞)荷兰和英国科学家借助一种纳米纹理结构,使薄膜硅光伏电池变得不透明并因此增强了其吸收太阳光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设计出来的薄膜电池能吸收65%的阳光,是迄今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携手,创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镁-18,有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原子是如何形成的。地
随着固态电解质时代的到来,全固态锂电池将是电池领域“主力”,成为时代的宠儿。但全固态锂电池面临多重挑战,如能量密度有限,伴随锂枝晶的安全隐患,锂元素原料供应紧缺等。谁将是“下一代电池”的有力竞争者?中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极具前景的能源载体,常规以化石能源驱动的合成氨工业是一个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过程,实现在温和条件下氨的高效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
新华社东京11月16日电据日本媒体16日报道,日本汤浅公司与关西大学合作开发出一款轻型锂硫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可达现有锂电池的近两倍。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介绍,锂硫电池是一种以硫作为
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不仅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对气候变化有着很大影响。随着全球变暖的状况愈发严峻,加大控制碳排放的力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上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并付出了
8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15号(工交邮电类523号)提案答复的函》,针对《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钠电池的提案》做出了回复。其中提到,锂离子电池、钠电池等新型电池作
重量约为两粒大米,但具有更大、更重的电池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员的无包装设计可以实现许多其他不可能实现的电子产品。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随着无线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普遍,期设计者必须不断找到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路军岭与李微雪、韦世强等课题组密切合作,协同利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原子限域,首次设计出一种高密度、抗积碳镍铜“动态三原子”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并在富烯烃气氛中乙炔和1,3丁二烯选
【引言】铜基电催化剂在催化CO2电还原方面具有独特的形成碳氢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能力。然而,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价值产品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以及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在实际应用方面,通过改造催化剂组
银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用于光催化和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然而,尚未有工作证实其对于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为甲醇具备高活性。5月12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课题组在学术期刊Green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