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你最近的诺贝尔化学奖在哪儿?没错,就在你现在正盯着的手机里。锂离子电池,为三位科学家——JohnGoodenough、Stanley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Yoshino)赢
人们在调节金属-基底相互作用方式,从而对催化剂界面的电子结构、立体结构进行调控进行广泛的研究。有鉴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刘晰、北京大学马丁、王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进勋等报道通过调节金属-基底相互作用,构
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过程严重阻碍了电解水和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的发展。乙醇氧化反应(EOR)代替OER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极具潜力的策略。近日,暨南大学孟辉、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SunShuh
时隔21年,81岁的巴里·夏普利斯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昨晚,听闻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挚友二度获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非常兴奋,很多年前他就预言夏普利斯会第二次得诺奖,“他的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7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CarolynR.Bertozzi、丹麦科学家MortenMeldal和美国科学家K.BarrySharp
一、全文总结:电催化CO2/CO能源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途径,而提高电流密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成本是该工艺能实际运营的根本,这意味着需要通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步骤促进吸附、耦合和氢化的催化剂。其中,水基
近日,海南省发布了《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其涵盖领域比较广泛,其中一条与新能源汽车及燃油汽车相关的实施方案更是直接冲上了热搜,话题“#海南2030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随着日益增长的低碳减排需求,氢能受到广泛重视,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是目前众多氢气来源方案中碳排放较低的工艺。电解水技术主要由阴极氢析出反应(HER)和阳极氧析出反应(OER)组成。海水占地球水
2022年6月13日,东华大学乔锦丽教授在新晋能源期刊NanoResearchEnergy(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790-8119)上发表题为“Copper
科技日报昆明7月17日电(记者赵汉斌)由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高理论容量,以固态电解质来代替液态电解液的固态锂金属电池研发备受关注,因而固态电解质的开发也显得尤为重要。记者17日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全文速览二氧化碳加氢制备化学品是一种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设计构筑了Cu-Fe5C2界面型催化剂,实现了常压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烯烃。通过原位机理研究与理论
科技日报北京4月25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氢燃料电池,它使用的催化剂由铁而非稀有昂贵的铂制成,降低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该技术让氢燃料广泛部署成为可能,并最终将减少温室气体